394星图与沙盘-《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推演开始。代表“危机发起方”的小组迅速行动,在沙盘上标注龟兹内战态势,模拟叛军切断南路商道,并散播“大乾意图吞并龟兹”的谣言。代表“北方游牧势力”和“不明海外力量”的小组则开始伺机而动,在边境制造摩擦,在海上显示存在。

    风澈坐镇“协调中枢”,面对沙盘上瞬间燃起的多处“烽火”,压力陡增。团队成员意见不一:有主张立即派遣精锐小队,护送使者,强行调停,甚至支持一方迅速平定内乱(军事干预派);有认为应以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施压,迫使双方回到谈判桌(外交经济派);也有建议联合与龟兹交好且忠于丝路合作的邻国,如高昌、于阗等,组成区域调解团,先行接触(****派);更有人提出,需同时警惕东部海防,不能顾此失彼(全局平衡派)。

    推演过程中,各种意想不到的连锁反应接连出现:“军事干预”引发了周边小邦的警惕与不满,担心主权受损;“经济制裁”则导致依赖龟兹玉石贸易的于阗等国经济受损,怨声载道;“区域调解团”因内部利益分歧,效率低下;而东部“不明船队”则趁虚而入,袭击了两个沿海城镇,造成恐慌。

    风澈不断接收各方“情报”,做出决策,又不断面临新的挑战。他意识到,单一手段往往效果有限且副作用大,必须多管齐下,并且要根据局势变化灵活调整。他最终尝试了一套组合策略:明面上,派出高级别、但非军事的外交使团,携带着慕容冷越的亲笔信函与部分人道主义物资,前往龟兹表达关切,呼吁停火和谈,并邀请区域国家共同参与调解;暗地里,通过情报网络,了解两位王子的真实诉求与内部支持度,寻找可能的妥协方案;同时,授权东部沿海都督府,加强巡逻,对不明船队予以坚决驱离,展示维护海疆的决心与能力;在经济上,则宣布设立“商道临时保障基金”,对因龟兹战乱受损的商队提供低息贷款和临时贸易路线指导,稳定商界情绪。

    推演持续了整整三天。过程中有激烈的争论,有决策的失误,也有灵光一闪的妙手。当推演结束时,沙盘上的“龟兹内战”虽未完全平息,但已在多方调解下进入谈判阶段,商道部分恢复;“不明船队”在遭遇坚决反击后暂时退去。整个协调中枢团队,虽身心俱疲,却都感觉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,对复杂局势的处置有了更深切的体会。

    风澈将详细的推演报告呈送给慕容冷越。皇帝仔细阅读后,未置一词褒贬,只是淡淡地说:“记录下来,归档。下一次推演,议题由你拟定。”

    第十一折 海客谈瀛洲

    就在风澈沉浸于沙盘推演的同时,长安城的西门,迎来了一队风尘仆仆、形貌与西域胡商迥异的客人。他们肤色较深,鼻梁高挺,穿着色彩鲜艳、式样奇特的棉麻衣物,为首的是一位名叫“阿尔·菲达”的中年学者,自称来自一个遥远的、名为“阿拔斯”的国度,位于大食(阿拉伯)地区。他们并非传统的陆路商队,而是乘船抵达岭南,再经由内河与官道北上长安。

    他们的到来,立刻引起了格物院与青年参议阁的注意。因为阿尔·菲达等人带来的,并非只有象牙、香料和宝石,更有大量关于航海、天文、数学、医学的书籍与知识,其体系与希腊、波斯、天竺乃至大乾都颇为不同。他们精通三角学,用于航海定位;他们带来了改进的星盘,观测天体更为精准;他们的医学著作中,提到了血液循环的初步概念(虽未完善);他们甚至带来了一种被称为“阿拉伯数字”的简便计数符号,以及关于“零”的概念的更清晰阐述。

    阿尔·菲达通过翻译表示,他们听闻东方有一个强大而开放的帝国,致力于汇聚天下智慧,故不远万里,漂洋过海而来,希望进行学术交流。

    慕容冷越与风染霜在宫中接见了阿尔·菲达一行。会谈中,阿尔·菲达描述了广阔的海洋,讲述了他们如何利用季风航行,如何通过观测星辰确定航向,也提到了海洋彼岸还有其他强大的国度与灿烂的文明。他特别提到,在他们的知识体系中,非常重视对古希腊先贤如亚里士多德、欧几里得著作的翻译与研究,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。

    “陛下,皇后殿下,”阿尔·菲达言辞恳切,“陆地虽广,终有尽头;海洋无垠,连接着未知的世界与无穷的知识。东方的丝绸、瓷器,经由海路,亦能抵达我们的港口,价值连城。为何不将这条‘海上丝路’也纳入合作的范畴呢?知识与商品的流通,不应局限于驼铃与沙漠。”

    这番话,如同在慕容冷越心中投入一颗石子,激起了新的涟漪。他一直专注于陆上丝路的经营,对海洋,虽有关注,但并未提升到与陆路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。阿尔·菲达的到来,以及他所代表的迥异知识体系与航海技术,让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、巨大的可能性与挑战。

    他下令格物院、钦天监、乃至青年参议阁,与阿尔·菲达团队进行深入交流,学习他们的数学、天文、航海知识,同时,也向他们展示大乾的科技与文化成就。一时间,长安城内,又掀起了一股探讨海外奇谈、研究航海技术的风潮。

    风澈也对阿尔·菲达带来的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,尤其是那套简便的计数符号,他敏锐地感觉到其在计算、记账、乃至格物研究中的巨大潜力。他建议在明理堂开设专门课程,介绍和推广这种新的计数系统。
    第(2/3)页